低聚果糖


基本信息

分子结构

果糖基经β(2-1)糖苷键跟蔗糖的D-果糖基连接而成,聚合度2~9的低聚糖.

CAS

308066-66-2

保质期

2年

执行标准

GB/T23528-2009

包装规格

25kg/袋

产品规格

70/80/90/95固体粉末     50/55/70/75/90/95液体糖浆

产品特性

本品以蔗糖为原料或以菊芋、菊苣等植物根茎为原料经过酶解等工艺制得的糖浆或经过干燥制成的糖粉低聚果糖,液体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固体为白色或微黄色,具有特有香气,甜味柔和、清爽,无异味无杂质,它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低聚果糖是一种非还原性糖,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如低聚果糖有较高的粘度、较强的保湿性、中性条件下较高的保存稳定性以及较好的抑制淀粉老化的特性,在PH低于4.5温度高于90℃加工时容易水解,等。低聚果糖的其它一些物化性质如溶解性、冰点和沸点、结晶点等都与蔗糖非常相似。

产品功效

低聚果糖属于食品配料;因为其不易被人体吸收、热量低等特点,其具备以下功能

1.改善肠道菌群的功能

低聚果糖可以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或者抑制多种有害菌株在人体或者动物体内的生长通过老鼠,小猪或者人类的体外试验。对双歧杆菌增殖的机制在于它不只是充当碳源或营养物质,而且还可能参与了双歧杆菌的生长调节和黏附作用。

2.低甜度、低热量

低聚果糖的甜度仅为蔗糖的1/3,在人体内不被α-淀粉酶、蔗糖转化酶和麦芽糖酶分解,不能作为能源被人体利用,不会使血糖值升高,每克低聚果糖中仅含6.3KJ的热量。

3.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

低聚果糖也被证明能够影响肝脂质的新陈代谢。老鼠的动物试验表明:菊粉和低聚果糖通过降低餐后胆醇血症和甘油三酯血症的15%和50%来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4.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抑制腐败,预防便秘

低聚果糖进入大肠,被大肠内的双歧杆菌利用产生有机酸,主要是丁酸、丙酸等,降低了肠道的pH。Gibson对8名便秘患者每天口服低聚果糖15g,两周后便秘缓解,给便秘者每天口服低聚果糖5-6g,4天后,80%的患者症状改善,便质软化,臭味减少。稻叶的研究表明,使用低聚果糖会使肠道中的腐败物质发吲哚,粪臭素等显著降低。

5.提高免疫力 、抑制、预防肿瘤

大量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能够起抗癌作用。这种抗癌作用归功于双歧杆菌的细胞、细胞壁成分和胞外分泌物使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最近的研究报道中指出,低聚果糖食后直达大肠,在结肠中被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丁酸可能预防化疗的致癌作用或通过促进结肠中的细胞分化来降低宿主的结肠癌风险。除了丁酸,丙酸可以对结肠癌细胞有抗炎作用。

6.抗龋齿

功能性低聚果糖不是口腔微生物的作用底物,也没有菌体凝结作用,因而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7.促进钙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在青少年人群中,日常饮食中经常食用益生元比如低聚果糖能够促进Ca的吸收并且在青春期时能够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低聚果糖能够被定植在肠道的微生物发酵,从而使益生菌的数量增加,产生SCFA和气体。这些SCFA能够降低肠道内的pH并且能够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矿物质溶解的酸性环境。另外,在饮食中添加低聚果糖的动物试验已经表明能够增加盲肠的体积。盲肠的扩大能够增加矿物质在回场中的积累。

8.低聚果糖促进钙的吸收率达70.8%。因此,低聚果糖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同时还可促进维生素B1、B2、B3、B6、B12及叶酸的自然形成,从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预防及改善由于体内毒而引起的皮肤性疾病,可防止面疮、黑斑、雀斑,青春痘、老人斑,使皮肤亮丽、老化减缓。双歧杆菌吸收低聚果糖后,迅速增殖,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等腐败菌发生作用,减少毒性代谢物(如吲哚、亚硝基氨)的生成,同时迅速将毒性代谢物排出体外,减轻肝脏负担,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预防各种慢性病、癌症等作用明显,低聚果糖极少会被消化道中的胃酸和酶分解,极难被人体吸收。据测定,低聚果糖的热值为1.5Kcal/g以下,而蔗糖热值为4.6Kcal/g,因此摄入低聚果糖后,不会引起肥胖,是理想的,低热值的功能性甜味剂.低聚果糖不能被突变链球菌利用生成不溶性葡聚糖而提供口腔微生物沉积\产酸和腐蚀的场所(牙垢),因此可以防止龋齿.

产品质量标准

项目

指标

糖浆

50

55

70

80

90

95

70

80

90

95

外观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或颗粒

颗粒大小

——

通过40目

 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

气味

带低聚果糖清香

口感

甜味柔和清爽,无异味

水分(%)

——

≤ 5.0

干物质(固形物)(%)

≥75

——

PH值

4.5-7.0

低聚果糖含量(占干物质)

50

55

70

80

90

95

70

80

90

95

灰分

0.4

色度

≤ 0.2

——

透光度

≥85

——

砷(以AS计)(mg/kg)

≤0.3

铅(以Pb计)(mg/kg)

≤0.5

菌落总数(cfu/g)

≤3000

酵母菌(cfu/g)

≤25

霉菌(cfu/g)

≤25

大肠菌群(MPN/100g)

≤3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产品使用范围-以营养强化剂

食品分类号

食品类别名称

使用量

01.03.02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64.5 g/kg

*其他食品在使用范围可以参考GB/T23528-2009标准附录C(低聚果糖在食品中的推荐使用量)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低聚果糖使

用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卫办食品函〔2013〕118号)或其他标准要求,同时关注国家相关部门新法规公告关于新增或扩项说明.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你协会《关于低聚果糖使用的请示》(中生发协〔201316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低聚果糖是常用的食品配料,也是列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低聚果糖用于婴幼儿食品及调

制乳粉,应当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的规定。低聚果糖作为食品配料用于其他食品时,应当符合相应食品的

标准。

专此函复。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