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水苏糖


基本信息

分子式

C24H42O21

分子量

666.59

CAS

10094-58-3

保质期

2年

执行标准

QB/T 4260-2011

包装规格

25kg/桶

产品规格

P70、P80

产品特性

本品以宝塔菜等天然植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水提取、离心、过滤、脱色、脱盐、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纯水苏糖为白色粉末,低含量的呈浅黄色至白色粉末,微甜、甜度为蔗糖的22%,口感清爽,无异味,能溶于水,溶解度为130克(20),不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纯晶体水苏糖为带4个结晶水的片状物,熔点为101℃,真空中115℃失水,无水物的熔点为167-170℃,水苏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00℃的高温下不分解,但在酸性条件下热稳定性有所下降,水苏糖的保温性和吸湿性均小于蔗糖,在80℃以上具有着色性。

产品功效

水苏糖是一种食品原料,它具有以下功效

1、增殖双岐杆菌、调节肠内菌群

水苏糖与其它功能性低聚糖相类似,它不为人体肠胃消化液所分解,能被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利用,促进这些有益菌的增殖,它对双岐杆菌的增殖效果更是优于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有效量约为1/4。1/5),能够以

40倍递增的速度增殖双歧杆菌。此外,水苏糖还能抑制腐败茵如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从而抑制腐败菌代谢产生的酚、氨、吲哚等有害物质。

2、改善排便功能、防止便秘

由于双歧杆菌发酵水苏糖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湿润度,并通过菌体的大量生长而保持一定的渗透压,避免了粪便积存在大肠,当水分被吸收后形成千硬的便块,从而防止便秘的发生。在人体试验中,便秘者每天摄人39水苏糖,一周后排便次数、排便量以及排便的容易程度都有显著改善

3、防止龋齿

龋齿是由口腔微生物,特别是突变链球菌发酵糖类大量繁殖、产酸并侵蚀牙齿形成的。水苏糖不能作为口腔微生物的合适底物,因此不能被吸收利用,不会引起龋齿。

4、水溶性膳食纤维功能

虽然水苏糖不完全具备膳食纤维的粘稠性、持水性和遇水膨胀等物理特性,但是它具有低分子水溶性纤维素的某些功能特性,如防治便秘、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提供低热量等,并且水苏糖还具有下列有点:①口感好,味质好;②日需量少,不胀肚;③易溶于水;④易加工但不影响食品的原有性质。

5、低热值、难消化

由于人体消化酶中缺少能够分解水苏糖的a—D一半乳糖苷酶,故水苏糖很难被人体消化吸

收,提供的能量很低。有研究者对水苏糖的吸收动力学作了研究,证明水苏糖在动物体内吸收快但很少,生物利用度只有

3.82%。正因为水苏糖产生的热值低,且具有一定的甜度,因此可作为甜味剂加人糖尿病、肥胖症等患者的食物中。

6、促进肠道内营养物质的生成

水苏糖可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而双歧杆菌可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B。、B6、B2、烟酸、叶酸等营养物质。

7、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有研究者发现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临床/亚临床肝性脑病(如ys皿)有预防作用,而且水苏糖作为治疗SHE的药物与乳果糖一样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水苏糖还能促进肠内短链脂肪酸的增加,降低肠内pH值。它还兼有调节免疫、降血糖和降血脂(胆固醇)功能,并能促进肠道对钙、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产品质量标准

项目

指标

P60

P70

P80

外观

白色到微黄色

 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

气味

无异味

水苏糖(以干基)

≥60

≥70

≥80

水分(%)

        ≤4.0

≤5.0

PH值

5.0-8.0

灰分w/%

≤ 1.0

≤ 1.0

≤ 0.8

产品使用范围

一、水苏糖使用依据:2010年卫生部17号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现批准雨生红球藻、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为

资源食品允许水苏糖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将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列入我部于2010年4月印发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卫办监督发〔2010〕65号)。以上食品的生产经营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特此公告。

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二、学术方面研究成果*

                    水苏糖试食30天对人体肠道菌群调节的检测结果    (Log cfu/g)

  组别

细菌

A组(0克/日)

B组(0.5克/日)

C 组(3克/日)

D组(5克/日)

E组(10克/日)

服用前

服用后

服用前

服用后

服用前

服用后

服用前

服用后

服用前

服用后

双岐杆菌

8.56±0.35

8.67±0.42

8.59±0.51

9.32±0.59

8.62±0.45

9.89±0.73

8.55±0.58

9.97±0.81

8.65±0.44

9.95±0.76

乳杆菌

8.43±0.81

8.38±0.75

8.29±0.72

8.70±0.57

8.39±0.74

9.11±0.42

8.26±0.71

9.36±0.55

8.48±0.61

9.41±0.48

肠杆菌

7.49±0.81

7.75±0.56

7.36±0.91

7.38±0.49

7.55±0.63

7.62±0.55

7.51±0.69

7.73±0.81

7.63±0.42

7.84±0.75

肠球菌

7.23±0.51

7.24±0.63

7.20±0.81

7.30±0.56

7.44±0.72

7.55±0.38

7.48±0.42

7,57±0.45

7.46±0.31

7.56±0.49

通过选取厂250名受试者分为五组.分别每日每人给予0克、0.5克、3克、5克、10克水苏糖,经过试食60日后,通过对一般性安全指标和

试食30天功能性指标的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每日服用0.5克水苏糖,服用30日后,即可增殖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每日服用3克水苏

糖,服用30日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显著增加、乳杆菌增加;每日服用5克和10克水苏糖,服用30日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

增加;每日服用lO克与每日服用5克及3克进行服用30日的组间比较,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增加不显著;所有试食者服用水苏糖60天对

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认为:水苏糖的最小有效剂量为0.5克每日,最大无作用量为10g每日,日常适宜摄取量为0.5--5.0克,日常推荐摄取量

为3克

*----摘自:高鹏,黄晓春,杨建武,张朝,熊德鑫,王建勋.水苏糖改善人体肠道菌群作用的人体试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8):7

 

*同时请关注国家相关部门新法规公告关于新增或扩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