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番茄红素
基本信息
分子式 |
C40H56 |
分子量 |
536.87 |
CAS |
502-65-8 |
保质期 |
2年 |
执行标准 |
GB26687-2011 GB1886.78-2016 |
包装规格 |
10kg/箱 |
产品特性
本品是食品的其他类胡萝卜素生产中常用的中间体为原料经维蒂希缩合反应制得,产品呈红色至紫红色晶体状,熔点172-173℃,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醚、乙烷,易溶于氯仿、油脂等。番茄红素对氧化反应比较敏感,其溶液经日光照射12小时后,其中的番茄红素基本上损失殆尽。溶液中的Fe3+和Cu2+会对番茄红素的光氧化反应起催化作用,而其它金属离子如K+、Mg2+、Ca2+、Zn2+等则对其影响不大,pH值对番茄红素也有影响,当用乙醇溶解番茄红素,并调制成PH值1~4,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对酸不稳定,对碱则比较稳定。番茄红素对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及还原性,因此通常可作为抗氧化剂。 |
产品功能
1、抗氧化 番茄红素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猝灭单线态氧或捕捉过氧化自由基; 2、调控代谢 通常细胞间隙之间有膜蛋白构成的通道,具有选择通透性,允许第二信使及生长调节物质通过,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传输细胞群体内生长调控信号,调节细胞的正常增殖与分化 3、调节血脂 番茄红素是一种低胆甾醇剂,它可抑制巨噬细胞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而它是一种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4、番茄红素可以预防和抑制肿瘤的作用 番茄红素具有预防和抑制肿瘤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抗氧化作用;另一方面是番茄红素能够阻断组织细胞在外界诱变剂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过程,这是肿瘤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番茄红素对消化道癌、宫颈癌、乳腺癌、皮肤癌、膀胱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产品质量标准-BASF质量标准
项目 |
指标 |
||
10%-CWD粉末 |
10%-DC颗粒 |
10%-混悬油 |
|
番茄红素含量,% |
≥10.0 |
10-12 |
10-11.50 |
外观 |
深红色至紫色粉末 |
流动性好,深红色粉末,可能有部分白色淀粉颗粒,粉末主要由粒径均匀的颗粒组成 |
紫红油分散液 |
粒度 |
---- |
100%过20目 95%过40目 15%过100目 |
----- |
干燥失重 |
≤ 6.0 |
≤ 5.0 |
---- |
全反式-番茄红素(HPLC) |
≥65.0 |
--- |
≥65.0 |
5顺-番茄红素(HPLC) |
≤ 23.0 |
--- |
≤ 23.0 |
其他相关组成(HPLC) |
≤ 14.0 |
--- |
≤ 14.0 |
水分含量 |
≤ 8.0 |
--- |
≤ 0.5 |
铅(mg/kg) |
≤ 2.0 |
≤ 2.0 |
≤ 1.0 |
砷(mg/kg) |
≤ 1.0 |
≤ 1.0 |
≤ 0.5 |
汞(mg/kg) |
≤ 0.1 |
≤ 0.1 |
≤ 0.3 |
镉(mg/kg) |
≤ 1.0 |
≤ 1.0 |
---- |
重金属(mg/kg) |
≤ 10.0 |
≤ 10.0 |
---- |
菌落总数(CFU/g) |
≤ 1000 |
≤ 1000 |
---- |
霉菌及酵母菌(CFU/g) |
≤ 100 |
≤ 100 |
---- |
致病菌 (沙门 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肠道菌) |
---- |
不得检出 |
----- |
产品使用范围-作为着色剂使用依据GB2760-2014
食品分类号 |
食品类别名称 |
最大使用量(g/kg) |
01.01.03 |
调制乳 |
0.015 |
01.02.02 |
风味发酵乳 |
0.015 |
05.02 |
糖果 |
0.06 |
06.06 |
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 |
0.05 |
07.0 |
焙烤食品 |
0.05 |
12.10.01.01 |
固体汤料 |
0.39 |
12.10.02 |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
0.04 |
14.0 |
饮料类(除14.01包装饮用水除外) |
0.015 |
16.01 |
果冻 |
0.05 |
*保健食品、备案制产品请参照各自对应的产品类别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添加,同时关注国家相关部门新法规公告关于新增或扩项说明.